從目前來看,智能機器人在助力疫情防控工作中具有突出優勢。疫情當前,機器人是防止人傳人行之有效的服務媒介,借助這個特點適用於各類公共場所和醫用場景的機器人獲得了長足發展,通過機器人配送藥品是戰勝疫情的重要支撐。那麽,此次疫情對我國智能機器人行業究竟有哪些影響?
目前影響機器人產業發展的主要阻礙
1、尖端技術尚未實現全球領先
機器人是多學科、高科技交叉融合的產物,作為工業後發國,中國在產業基礎上相對較弱。在機器人產業中,上遊核心零部件直接影響機器人性能,且占本體成本70%以上,但目前我國核心零部件仍依賴進口。同時,我國機器人尖端技術尚未實現全球領先,與國外成熟相比依然有不小差距,高端市場顯著缺失。
2、缺乏統一行業標準
機器人產業的發展,必須具備與之相匹配的標準體系。但國內機器人技術演進較快,應用場景變化較大,國家標準制定周期較長,通常需要2~3年,而現有標準以工業機器人為主,市場活躍的服務機器人及特定領域應用的特種機器人通常無法找到對應的標準作為質量評定依據,標準制定進程明顯滯後於市場發展現狀。推薦閱讀:服務機器人需要註重生產標準化,切勿走進“小作坊”式誤區
疫情下機器人面臨的機遇
一是由於疫情防控需求,導致人員流動受到很大影響,不僅是普通居家民眾,政府、企業及社會組織等也越來越認識到信息技術對於社會、經濟發展的獨特重要性。智能機器人,5G技術以及雲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不只是可以在平常推動各行業各業的轉型變革,在特殊形勢下,更能發揮出關鍵支撐作用。
二是在這場疫情過程中,智能機器人在遠疫情科普、清潔消毒、公共防護等方面的應用,幫助醫療機構和患者、教育機構和學生、企業和員工等提供了切實的幫助,不僅帶來了許多便利,也促進了線上經濟的先期恢復和社會、經濟活動的逐步復蘇,為疫情防控貢獻了較大價值。
浙江千尋機器人有限公司主要經營:人臉識別測溫監控管理系統,智能熱成像測溫儀,機器視覺技術檢測產品,AI智能測溫廣告機器人等,致力於為廣大客戶提供優良的產品和服務。手機:13967595926